千千小说网 > 狩宋 >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世俗变化

第二百五十一章 世俗变化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so,最快更新狩宋 !

    从金德县往北,信州以南,兴州一带,是人口最渤海郡人口最稠密的地方。

    旅顺大连复州一代虽然发达,但是毕竟地形有限,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沿海,可是因为沿海都作为滨海湿地保护起来,所以实际上人口也是在合理范围内。

    兴州不同一代不同。最早就是渤海国的核心区域,辽国灭渤海,建立东丹,把这里的汉人迁走,但是城池是迁不走的,这里这里光大城就有七个,有城墙的县城有十多个。当初刘*就是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收缩到了这一地区,才换来了吴夏给刘*一个机会。也让原东丹官员有一个安置。

    不过随后,这一代的农牧业产业就够开始调整,农业人口没有减少,但是因为采用精耕细作,农垦面积缩小了。又因为畜牧局限制了草场畜牧的数量,所以很多牧人也转为了农耕定居生活,不过在本地肯定不行。这些人分散到了各地,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骨干分配到了大灵河和大鲜卑山一代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次人口分流。第二次人口分流是为了补充信州和黄龙府的人口。迁走的人很多,不过补充进来了一些登州和新罗的人口。第三次是长春州的建设,几乎抽走了一半,后来补充的人口就很杂,新罗高丽和各国招募来的人。不过这些人是男人多,女人少。大部分都在一些工厂工作。粮食加工、皮革加工、食品、纺织和手工业产品是这里的主要产业。

    这里聚集千山和金德不远,千山的采矿,冶炼和民用五金,机械制造已经初具规模。所以这一代的工厂的已经是半机械半手工,和旅顺大连机械化相比要差一些,但是在这个时代。却已经超出其他地区太多了。

    不过总的来说,这里的人口是呈现一个减少的趋势。

    一些县城大半已经荒废,崇信县就是这样的一个县。这个县现在只设了一个镇。归属于同州县管辖。

    镇长是以前东丹军的一个偏将,祖辈曾经是松漠都尉。娶的大唐郡主,之后陆陆续续都有大唐贵女嫁进来。所以他们的家族都是李姓。

    “崇信县以前算起来只有五百户,如果按照以前的丁口计算方法,不超过一千丁。不过实际上一个大户人家,家里的奴仆和庄户,怎么说也有千儿八百的。小户人家也有几十口子人。”

    李镇长带着高继冲参观李家的老宅,这里有很多建筑都是大唐是修建,光李家一家就差不多有两条街道了。

    他说的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。这是朝廷对世家的一种优待而默认的特权。不仅是辽国是这样,中原也相差不远。

    “以前这里都是李家的人,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和政府参股,变成了工厂。只是工人都是外来人,他们也要在这里安家立业了。”李镇长还是对自己的家族的“没落”而感到惋惜。

    “那些老家人都走了,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产业,年轻一辈人留下的也不多。济州,登州,长春,定远和高丽。都分散了。”

    高继冲笑道:“他们总有自己的生活,以后会开枝散叶,这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李镇长点头:“是好事。只是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。”

    崇信镇其实新房子并不多,只是在老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。风格还是沿用过去的风格,因为来的能工巧匠很多,以前的木匠,泥瓦匠在新来渤海的人中,那是极为常见的人。以前被推得地位很高的这些工匠,在渤海其实就是普通人。所以改建的房屋都非常精美。

    而以前的棚户区早就变成了菜地或者干脆就是大片的农田。

    几乎没有分散居住的人,通常的情况下都是七八家居住在一个大宅院里。而一些工厂的宿舍,也都是三四层的楼宇。

    街上没有什么商贩。都是工厂的收购点和销售点,小作坊也是有的。也有酒楼和茶厮,但是都是“关门”做生意。很少有迎街门面。街上的行人都是工厂里上班的年轻人,见到李镇长都会打招呼,也有人会疑惑地看高继冲一行人。

    自从狐媚当了先生之后,就教了众人伪装术,换一些普通的衣服,简单画一个妆,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。现在高继冲也敢随意地走在大街上了。

    “我看这些小伙子对您都很尊敬,也不算冷清吧。”

    李镇长呵呵笑了。

    “这些小伙子指望我给他们找媳妇呢,还不客气点。他们年纪轻轻就从家里出来,住在厂子里的宿舍。如果找了同时工人的女孩子成家之后,就不一定会去种地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想的人多吗?”高继冲问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这个时代的家庭观念非常重,不会放儿女成家后脱离家庭。对土地也看得很重,所以如果有两口子做工,成亲后必然有一个会回家继承自己的土地。如果有几兄弟,就算是某个兄弟两口子都不在家,也会把属于他的那一份土地给留着,了不起就是大家帮忙种地就可以了。因为政府是按照人头来分配土地的,人多自然土地就多。

    “不算多,都是一些老庄户人家的子女,家里兄弟姐妹多,种地多他们不算多,少他们不算少。新来的那些人不敢这么做,因为做工薪水不算高。也不是全年都有事情做。”

    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,如果不是规模化,就存在这个缺点,再加上,渤海的工业品价格并不高,所以一般都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。

    “不过不多不多,也是有的,集中到了镇上,也有百十号人。”

    李镇长年纪其实不算大,四十多岁,可是在以前这要算是老龄人了,因为绝大多数的人,寿命只有五十岁左右。他已经经过了好几次改朝换代,所以心态也是苍老的,话语也就多了一点。

    “街上好像很少有牧人。”高继冲问。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这里的牧人不多了,真要野味,就出去打就行了。牛羊都养在自己家里,外面猛兽太多,出去总会有损失。所以慢慢游牧的人就不多了,很多人去管理所当管理员去了。放羊也是放,现在还能放狼呢。”

    高继冲想了想,笑道:“这也是一个办法。你们这里养了羊驼吗?畜牧局不是正在推广?”

    “有的,不过拿东西太娇贵。羊驼毛倒是不错。”李镇长一看就对羊驼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,语气中明显带着敷衍。

    “就是绵羊现在养的人也不算多,山羊容易伺候,就是遇到野兽,也能够自保,最差也能跑回来。”

    高继冲点头。

    李镇长解释道:“要说做衣服,现在棉麻蚕丝各种野兽的毛皮,只要有心,做出来的衣服实用好看,不差那么一点毛。只是如果厂子里能够买小型的混纺机和织布机就好了,这样加家里就能自己做。前一段时间做出来的榨油机和果汁压榨机就很好用。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