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千小说网 > 皇后心计 > 第152章 郭妃殇

第152章 郭妃殇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so,最快更新皇后心计 !

    我意欲回到萧琰身边,除掉郭伯媛和太后这两颗绊脚石。 ;只是思来想去,我无法面对春雨。次日的早晨,我骗她说我听到楚王的辎重会经过永孟坡,并请她带人去伏击。我说只要伏击了楚王粮草辎重,或许孤山之围可解。她关心则乱并未生疑,即刻点兵三千奔赴永孟坡。

    支走了春雨,我把三个孩子托付给舅舅从前的亲信,让他们一个月后把孩子送到白帝城。靖儿聪明,已然知道我最终决定要回去,临别时牵着我的袖子问:“母后,你不等魏叔叔了么?”

    我挠挠他的小脑袋,强笑道:“母后等不了了,你在这里等着魏叔叔可好。你信母后,不出一个月魏叔叔肯定来看你。”

    靖儿眨眨眼,对我笑道:“我们拉钩,母后可不许骗人哦。”

    骗走了春雨,安顿好了孩子,我即刻动身前往白帝城。谢之桃陪我同行,一路上胡郎驾车,我同她坐在马车中。她握住我的手,道:“白帝城尚远,你若是后悔一切还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我摇摇头:“我不会后悔的,”双手一翻我反握住她的手,企图从她掌心的温度中得到一丝能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,“郭伯媛不难对付,太后却太难。她认定我与魏瑾有纠葛,如非我亲自回去澄清,她是不会相信的。她既不信,又怎会劝说皇上营救魏瑾,必是除之后快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温和地看着我,问:“可是你想过没有,太后何等精明,她没有那么容易相信你。你的回归也许非但不能证明自身清白,反而是不打自招自投罗网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自然知道,”我嘴角一勾,“她多疑的性格与皇上相似,我不求她全身心的信任我,但至少我会让她无力猜忌。”

    夜晚灯影交错,我奋笔疾书,写下了三封亲笔信。谢之桃坐在我旁边接过那三封信,看了两眼喃喃道:“兵马司秦副指挥……尤典仪……”她狐疑地看着我问,“你什么时候与这些武将有交情了?”

    我见她一脸不解,慢慢道:“我与他们能有什么交情,与我有交情的,是他们的夫人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愈发不明所以,我深深吐出一口气,几年前的回忆涌上心头,却恍如隔世。

    “当年你离宫不久,我把身边的柔嘉和柔仪指给了他们。如今成婚数年,听说夫妻感情都甚笃。尤其是柔嘉,膝下已经两个儿子承欢了。”我露齿一笑,“天下大乱之后,御林军和虎贲军在外,秦副指挥和尤典仪统帅的零星人马,便是近身保护皇上的亲兵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骇笑:“你要他们逼宫?”

    我冷笑着点点头:“当年唐明皇盛宠杨贵妃不理朝政,李林甫杨国忠专权,才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。马嵬坡下,唐皇虽然十分不愿,却也不得不依从将士之心在佛堂缢杀贵妃。如今楚王反叛,打的就是清君侧的名头。郭妃一死以谢天下,难道不应该么?”

    谢之桃眼波一转,将信搁下:“既存了逼宫的心,又何必这么麻烦,早早逼着皇上出兵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我摇摇头:“他们虽然是皇上亲兵,但毕竟力量有限。就凭他们,哪里能真的胁迫皇上。益州卧虎藏龙,若有人察觉他们心存不轨,难保没有投机者借机生事,到时候反而不妙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颔首,认同道:“那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我叹了口气,指尖捻动着那两封信:“所以啊,即使逼宫我也要给他们充足的理由,让将士们自发的情愿跟随他们。只要他们能得到军心民心,就不怕有人伺机兴风作浪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慨然:“看来你杀她已是志在必得。”

    我清泠含笑:“郭伯媛确实可以激起臣民将士愤怒之心,毕竟天下因她而乱。而她专宠良久身份特殊,或许还有值得利用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一怔,然后回过味来,抿嘴一笑。我向南而望,冷冷道:“我与她不睦多年人尽皆知,她从前陷害过你觊觎凤座也是罪证确凿。我在暄化历经数次恶战都平安无事,前些日子皇上要接我去白帝城却偏偏下落不明。你是局外之人,你觉得郭伯媛的嫌疑大么?”

    谢之桃想了想,说:“起先一心以为你的失踪或许与近襄侯有关,如今再一想,你失踪了对皇贵妃的好处最大。她有洗不掉的嫌疑。”

    我唇齿间冷意更深:“那日被劫之初,我就有想过是郭伯媛要置我于死地,所以宁愿自尽。后来认出了为首一人是魏瑾的参将,这才把心放下。仔细想想,郭伯媛恨我入骨,我若是回去她又怎肯相容。白帝城千里之远,这一路未必就能顺畅。”

    谢之桃秀美的指甲“嗒”的一声敲击在桌面,她轻描淡写道:“虽然是莫须有,但她害人不少也不冤枉。”话毕,她指尖滑到第三封书信的火漆旁,问:“这封信上没有名字,是给谁的?”

    我默不作声,眼睛一转也看向那封寄往江南的书信,心里隐隐有些不安。所有的事情我都已筹谋得当,利用该利用的人,算计该算计的事。唯独此人此事,我于心不忍。

    两三日之后,白帝城谣言四起。起先是在百姓中议论,说皇贵妃郭氏媚惑君上,导致皇后失宠,太子地位动摇。楚王妃是皇后的妹妹,见此情景忍无可忍,这才劝说楚王清君侧。天下的祸事皆是因皇贵妃郭氏而起,而她非但没有悔改之心,还派人暗中劫持皇后,谎称是被山贼掳走。如此蛇蝎行径,非诛不能泄恨。

    萧琰听说后大惊,连忙派亲信秦副指挥追查谣言是从何而起。秦副指挥奉命追查,却因为市井早已谣言纷纷无从下手。而秦副指挥手下的将士,恰恰是因为追查此事而得之真相,愤怒之下更不愿执行萧琰的命令。

    如此形势展眼间鼎沸,萧琰多疑,也曾叱问皇贵妃是否真的派人劫持皇后。皇贵妃喊冤,萧琰半信半疑。太后本就体弱,听到谣言之后更是体虚。萧琰顾忌母后,暂停了追查。谁知当日午夜,将士们忽然揭竿而起,将萧琰和皇贵妃下榻的宫殿团团围住,请求诛杀皇贵妃以安天下。

    萧琰听闻后大惊失色,急令秦副指挥驱散众人。秦副指挥力不从心,更兼益州十万兵将也已听说了传闻,一同请命诛杀皇贵妃。益州刺史闻讯,既不喝止将士禁言,也未上书请求清君侧。然而他的中立在此刻,无异于公开支持诛杀皇贵妃。

    事情演变到如此地步,萧琰也无可奈何。僵持了几个时辰,终于在天亮之际,萧琰下旨废去郭伯媛所有名位,缢杀以告慰天下。

    郭妃一死,益州十万将士皆是雀跃。在此起彼伏的痛快声中,一个人的痛心似乎已经微不足道。

    高阳侯郭盛之妻已过世,留下三女一子。如今长子早亡,幼女又被缢杀,剩余两个女儿不在身边倒也罢了,他的弟弟郭纲还一直觊觎高阳侯的爵位。他已然成为了孤家寡人。

    许是已经看破,他留书一封,将高阳侯的爵位传于弟弟郭纲,一个人离开白帝城,自此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而我,在这三两日动荡之际,已经极速从暄化赶到了白帝城附近。巧也不巧,官道两辆马车交错时,清风一卷,我看到了头发已全然花白的他。

    他和我父亲交情匪浅,否则也不会把周暗托付到我们家。当年朝中废后之声大噪,也只有他肯上书劝说萧琰不要废弃我。而如今利益相悖,我只能选择害死他的女儿来达到我自己的目的。高阳侯府与定国公府的交情,至此也走到头了。

    郭妃被杀后,她的亲信供出郭妃藏匿皇后的地方,更坐实了皇后是被郭妃劫走。萧琰听闻之后震惊,以太后之名派人将我迎回。

    那日清早,是我最后一个自由的清晨。谢之桃一路陪我来到白帝城,眼下她不得不一早离开以防被宫中旧人看见。

    我与她都知道,这次一分别一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。从今以后,我将永远是大齐的皇后,明面上的她只能做萧琰一位已过世的妃嫔。所幸她的胡郎温厚,待她极好。我承受不起的温情和欢喜,她都可以毕生拥有。

    自此,天涯。

    掐指一算,魏瑾被困已经二十天,我不会让他等太久。

    迎我的车驾如期而至,仪仗华盖、锣鼓喧天,昭示着一国皇后的无上威仪。徐晋走在最前面,遥遥看见我时恭敬地行大礼,道:“奴才徐晋参见皇后娘娘,娘娘一路归来,受苦了。”

    我亲手扶起了他,道:“徐公公免礼,这些年你照顾皇上,本宫感激不尽。”

    徐晋瞧了瞧我身后的小院,问:“娘娘这些日子,就是被皇贵妃,哦呸,被庶人郭氏囚禁在此的么?”

    我摇摇头,道:“本宫不知,本宫被他们劫持不久就蒙上双眼,任由他们带到任何地方。今早不知何故,他们忽然放本宫,求本宫饶他们一条性命。本宫深觉他们也无辜,便让他们都逃走了。”

    徐晋皱着眉头道:“此事皇后娘娘做的不妥,他们是郭氏余党,劫持娘娘本该诛连九族,娘娘岂可轻纵?”

    我朗声道:“国家战事至此不知有多少人命丧黄泉,本宫身为国母无力庇佑也就罢了,岂能再害人性命。他们虽然是郭氏余党,但郭氏一死他们即刻放了本宫,可见并非是丧心病狂之徒。既然有心改过,本宫为何不能原谅他们一回?”

    徐晋听我口气不善,不敢再多言。几个宫女上来帮我梳妆,我嘱咐他们一切从简。

    巳时初,一切打点妥当。我瞥到仪仗前面的锣鼓,对徐晋道:“本宫好静,这些东西一概不用。进城之后不得喧哗,不许惊扰百姓,到了宫门口再去通报皇上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徐晋连连答应,扶我入轿。

    再见到萧琰时,我与他分别已一年多。记得上次见他他颓唐不已,不复从前的光彩。这次见他他却胖了不少,身体已有几分臃肿,神情也更加呆滞。

    我远远下轿,徒步登上高台,背后万千将士高呼万岁,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许是刚刚失去了郭伯媛,他眉眼间有股掩饰不住的悲凉。秋风萧瑟,他的身影在我眼中异常的寂寥。背后几丛莺莺燕燕,裙带翻飞,熟悉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我站定后俯身跪下,道:“臣妾参见皇上,皇上万福金安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,你回来了?”他哑着嗓子,向前走了两步,意欲将我扶起。

    我有些别扭地别过头,不经意间避过他伸过来的手,自己站起身。他一怔,然后也站直了身子,问我道:“这一年你都在暄化做什么?”

    我道:“暄化久经战事不得安稳,臣妾在暄化自然与暄化军民合力抗敌。”

    “是么?”他看向我,眼中的怀疑之色无从掩饰。

    我心中厌恶,迎着他的目光道:“为何不是,皇上难道不记得了去岁大辽就是在暄化一战中失利,进而退回国界的么?”

    他想了一会,说:“朕听说皇后身先士卒,亲自驻守暄化,你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我再次俯身,低着头大声道:“那么皇上可曾听说,大辽的鹰王将太子、二皇子和公主一起掳到了大辽?”

    鹰王夺位在我被“掳走”之后,处于谨慎,所以我故意称当今辽皇为鹰王,假作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而我提起孩子,萧琰倒是万分紧张,连忙拉起我道:“朕自然知晓,曾派出使者去大辽索要,可是他们不肯交还太子。皇后你久居暄化前线,可听过到什么风吹草动,大辽究竟想把孩子如何?”

    我一挑眉峰,道:“臣妾不知,孩子们被带走后,一直是近襄侯在与大辽交涉。”

    萧琰神色一黯,我进言道:“皇上何不派人去询问近襄侯,看看事态可有进展?”

    萧琰狐疑地打量我一眼,然后慢慢说道:“皇后不知么,近襄侯日前已被困在孤山,自身难保。”

    我惊讶,半晌后唏嘘道:“大辽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,明明已经退回本国,竟不想又再次出兵。”

    萧琰摇摇头,还未及说话,他身后便跳出一个女子对我仰脸一笑,颇有些挑衅意味:“皇后娘娘是真的不知还是装傻,大辽早已罢兵,近襄侯是被楚王围困在孤山的。”

    我打量她两眼,只见她身量纤细,个头不高,面容极为娇俏可人。萧琰回头看她时,她立即收起那副挑衅的样子,貌似憨厚的对萧琰笑笑。

    “朕与皇后说话,你不许插嘴。”萧琰虽是责怪的话,声音却无比温柔。

    我玩味地看着那女子,道:“无妨,不过本宫从前不曾见过你,你是何人呐?”

    那女子对我微微屈膝,笑道:“我姓李,姐妹们都称我为李嫔,籍贯便是益州。”她话音刚落,眼珠一转又补上一句,“不过听几个姐妹们说,娘娘从前被禁足在未央宫,许多新入宫的姐妹们都没见过,这两日娘娘看着我们在眼前,大概要老眼昏花了吧。”

    我不觉失笑,许久未曾与女人在口舌上这般计较了,忽然听到这样尖酸刻薄的话,竟生出几分亲切感。这女子口齿伶俐,又一副天真模样,想来郭伯媛在世时,也拿她十分头痛。

    萧琰听见她说话过分,又是喝止。李嫔委屈的低着头,嘟囔一句:“明明是娘娘问我的。”

    我颇为认同的颔首,替她开脱道:“皇上不必生气,的确是臣妾先问她的。”顿了顿,我又说,“离开京城之前,臣妾尚在禁足。之后皇上仿佛也并未免了臣妾的禁足,如今在白帝城,不知臣妾该在哪里静心思过呢?”

    萧琰和缓了神色,道:“皇后何必说这样的话,你既然回到朕身边,自然还是朕的皇后。郭氏已死……后宫之中,还是要你来打点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如此臣妾先谢过皇上,臣妾一定替皇上好好打理后宫。”

    李嫔闻言,横扫我一眼,看样子并未将我放在眼中。

    其实我何尝没有把她放在眼中,她此刻在乎的想要争取的,都是我不屑的。而我在意的,只要她不横加干涉,我不会拿她怎样。

    萧琰陪着我去见太后,李嫔和其他妃嫔都各自回宫。白帝城的行宫简陋,占地也不大。从前廷走到后宫,统共也不过百步。

    太后住在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,还未入门我便听到太后的咳嗽声。步入正殿,药香扑鼻,可见太后现在确实是病得沉重。

    见我前来,太后竭力忍住了咳嗽。我打眼一看,如今贴身服侍太后的不再是从前的李姑姑,而变成了郑尚宫。也是,郑尚宫是太后的陪嫁侍女,理应服侍在前。

    我屈膝,萧琰拱手给太后请安。太后摆了摆手,对我说道:“许久不见皇后了,你们都平身吧。”

    我起身,太后犀利地看我一眼,道:“皇后气色不错,想来郭氏将你掳走,并未虐待。”

    我心里咯噔一声,太后果然是太后,一句话便已经点到要害。萧琰闻言眉心一聚,瞥了我一眼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我道:“郭氏不得人心,她的手下也是阳奉阴违。儿臣虽遭绑架,却也没有遭罪。”

    太后不咸不淡道:“皇后真是幸运。”饮了口药,太后又问我,“听说皇上三番五次召你回来,你都已各种理由拒绝了,如今怎么肯回来?”

    我看了看萧琰,淡淡道:“儿臣起先是为了安危考虑,毕竟大辽在侧虎视眈眈,儿臣怕三个孩子有危险。后来孩子们被鹰王带走,儿臣身体不济一下病倒,便又拖了良久。”

    太后闻言,懒懒的闭上眼睛,然后慢条斯理地说:“皇后的考虑倒是不错,只是哀家听说,你在暄化与近襄侯同吃同住,就连德妃也不知避嫌。”她忽的睁开眼睛,冷声喝道,“你们身为皇上的后妃,居然如此不知廉耻,哀家即刻可赐你们死罪!”

    萧琰吓得哆嗦,连忙出声似是打算为我辩护。然他将将出声,就被太后喝止,遂不敢再多言。

    我淡淡道:“母后当时身在剑南,后来又到了白帝城一贯安稳恐怕不知,暄化狭小之城却容纳了三万军队和十余万百姓。起初虽然拥挤,但是儿臣和德妃还是与成年男子分开居住。只是后来战事吃紧伤兵众多,我们不得已才让出了居所。”

    太后冷笑道:“即便如此,哀家不信连一间房屋也没有富余,你与近襄侯分明是故意为之。”

    萧琰听了这话,不自觉地横扫我一眼。我坦然道:“起初近襄侯住在暄化城守备将军府中,后来儿臣居住的院落被派作他用,守备将军不敢委屈儿臣,便将儿臣接入府邸中同住。虽说是同住,可他与近襄侯疲于应对辽兵和城防,少有时间回府休息。更何况,”我抬眼深深望了太后一眼,道,“暄化的守备将军窦化之,是儿臣的亲舅舅,儿臣以为国难当头自家人,无需太过避嫌。”

    太后乍闻此言,大惊之下不觉向后仰去。郑尚宫眼疾手快扶住了太后,一个凌厉眼色朝我扫了过来。萧琰不明所以,见太后变色连忙一个箭步跨过去:“母后您怎么了?”

    太后拂开萧琰,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惊恐,盯着我道:“你都知道了?”

    太后口中的都知道,意思自然是指先帝同我母亲在暄化那一段纠葛。我嘴角噙了一丝笑意,颔首道:“舅舅见到儿臣,十分欢喜。儿臣也与舅舅投契,没过几日舅舅便都告诉我了。”

    太后神色呆滞,僵了良久嘴角溢出了一丝苦笑,道:“他竟然不怕惹来杀身之祸。”

    蓦地,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阴鸷,沉沉扫了郑尚宫一眼。郑尚宫低头,想来已经会意。我看在眼底,情知太后对我和舅舅都起了杀心。

    陈年旧事,掩埋了前朝最不光彩的一段历史,于皇家天威有损,太后又岂会容忍。

    我遂在此刻清脆问道:“舅舅不过与儿臣相认,何来的杀身之祸?”太后闻言嗤地一笑,眼神中写满了不屑与不信。我也不急,放缓了声音凉凉道,“何况半年前那场恶战中,舅舅失了一臂很快亡故。再有人想杀他,也不能了。”

    想到他临死前还记挂的人是眼前的太后,我心底不禁泛起一阵酸涩。我无法把他口中当年温柔娇羞的孙纯宁,和如今心狠手辣的太后联想成一人。

    思绪忽然翻转,我记起了十年前初见孙仪蓝的景象。那时候的孙仪蓝沉静温和,袅娜窈窕,的确是名门闺秀的气度。那么当年的太后,是不是与最初的孙仪蓝有着同样的风韵呢?

    倒的确能让人一见倾心。

    “亡故了……”太后喃喃一句,“他竟然死了?”

    我被太后的话拉回现实,平静道:“是,舅舅在半年前就已经亡故了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,您到底怎么了?”萧琰茫然地看着呆滞的太后,又看了看平静的我。

    太后仍不理他,目光一聚又问我:“你是说他只是与你相认,那么他有没有说过别的?”

    我一愣,反问道:“自然只是相认,难道……还有什么别的么?”

    太后眯着眼盯着我,锐利的目光几乎把我刺穿。我眨了眨眼,只做不知。

    末了,太后疲倦地挥挥手,道:“罢了,他应当不会……”

    若非我发现了金纸黑印,若非我本身就知道内情,他的确不会吐露一字。这份缄默并非是顾忌自身安危,而是他能给太后的最后一份情义。

    萧琰探寻地看着我,问我道:“既然是你舅舅,又为何去驻守暄化?朕记得窦氏一族大部分人在江南原籍,只有少数在外任官,却也没有人在西北当差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舅舅没说,儿臣也不清楚。但舅舅为人好静,大概是喜欢西北的宁静吧。”

    萧琰道:“早知是你舅舅,朕便该把他调回来。京城虽然浮华,但他亦可闭门谢客安度晚年,不至于战伤致死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萧琰神色已变。的确,如今提起京城不相适宜,那里已经是楚王的京城,皇宫也已经是楚王妃的皇宫。

    周晗想要的未央宫,终究得到了。

    太后见萧琰变色,便拍拍他的手背,道:“你不必忧心,玓儿意在清君侧,如今郭氏已死,他没有理由再占据京城。”

    萧琰眼神骤冷,阴沉沉道:“母后当真以为他是为了郭氏么?”

    太后安然道:“他自有他的考量,但是没了名头便是谋反,绝不会得到天下人心,又怎会成功?”说罢,太后看向我,“皇后,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我道:“楚王罔顾骨肉之情,君臣之义,兴兵二十万虎踞北方和荆州,恐怕不会轻易退兵。”

    太后凝眉而冷笑:“那依皇后之见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我敛袖俯身跪下,郑重道:“依儿臣所见,楚王虽然是皇上胞弟,母后的次子,但他大逆不道假以清君侧之名起兵意图谋夺皇位,这样的人必要严惩,才能显得皇上和母后并无偏私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。”萧琰小心地唤我,暗示我不要把话说的这样露骨。

    我假作未闻,继续说道:“儿臣这几个月被困在郭氏手中消息不通,方才来母后宫中时,皇上大约向臣妾讲了讲这几个月发生的事。儿臣思量良久,以为如今是剿灭楚王最好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萧琰的脸色已然白了,太后由郑尚宫扶着,倒还算平静。

    “如何是最好的时机?”太后缓声问道。

    我心内一阵翻覆,盘算了这么久,我真正想说的话想做的事,终于可以痛快一吐了。

    “儿臣听闻楚王曾经兵分两路,一路自荆州西击白帝城,一路从京城南下向川蜀靠拢。如今西击一路已然兵败退回荆州,白帝城不再受重兵威胁,便只剩下楚王一路在西北与虎贲军御林军对阵。皇上何不出兵北上支援,既能解近襄侯之围,又有能击溃楚王的胜算……”

    萧琰听见这话,面色从惨白变得铁青。他一步上前握住我的手将我拉起,冷喝道:“皇后,你果真与他有私情,竟然为了他求朕出兵!”

    我猛然被他拉起,眼前晕眩,好容易站稳了脚跟当即问道:“皇上此言何意,臣妾与谁有私情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魏瑾!”萧琰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我凝眉道:“臣妾不过实话实话,何来的私情。便是有私心,也是为了臣妾的哥哥和皇上的江山。”

    萧琰只是不信,看着我的眼神愈加冷淡。我看着他怒火中烧的样子,继续说道:“皇上都不肯听臣妾分辩一句么?”

    太后此刻淡淡开口道:“皇帝,你先放开皇后。”

    太后开口,萧琰少不得给几分面子,忍了怒气松开了我。我屈膝一拜,口中说道:“臣妾的哥哥统帅数万御林军,但是御林军并非善战之兵,如果没有近襄侯或是其他兵马为援,极容易陷于被动。臣妾自暄化前线而来,深知百姓处于战火中是怎样的苦痛,实在于心不忍,想要早些结束战事。”

    太后颔首:“你能说出这样的话,可见很识大体。以往郭氏还在的时候,只会抱怨楚王野心勃勃,从未考虑过百姓生死。她还妄图皇后之位,真是痴心妄想。”

    我轻轻道:“母后夸奖,儿臣愧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太后眼波一转,不疾不徐道:“皇后有心便可,至于是否出兵一事,需要由皇上来抉择,可由不得你干政。”

    我忙道:“儿臣不敢干政。”

    太后“嗯”了一声,又补上一句:“你也要懂得避嫌才是。”

    我闻言淡然一笑,道:“儿臣光明磊落,无需避嫌。”

    萧琰冷哼一声,不再肯看我。我思量片刻,走到他面前盈盈欠身,然后说道:“臣妾虽未女流不懂朝政,也无心干政,但是臣妾身为国母,又在西北住了许久深知那里情形,实在不得不多说一句。近襄侯若危矣,西北战事便已败了一半,太子他们也很难回归故国了。皇上当真不肯相救么?”

    萧琰气急败坏:“朕看在母后的面子上不跟你计较,你到底还要求多久?朕此刻发兵相助容易,可如果荆州兵卷土重来,白帝城难道要你来把守么?”

    我闻言后退三步,再次郑重下拜,朗声道:“皇上若是担心此事,那大可不必。臣妾今早已经修书一封发至江南,请求臣妾父亲整兵襄助,平定楚王之乱。”

    萧琰闻言不自觉的张大嘴巴,太后也是一惊,不自觉地问道:“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我朗朗道:“臣妾的父亲身为定国公,纵然已无官位在朝,但每年仍享朝廷爵位俸禄。如今家国有难,他岂能坐视。父亲在江南颇有些旧名,只要他振臂一呼,江南数州一定俯首听命。到时候可趁楚王不在奇袭荆州,楚王前后受敌,一定手忙脚乱。皇上,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请皇上速下决断吧!”

    萧琰恍恍惚惚:“皇后,你没骗朕?”

    我黯了声音:“皇上到此刻,还不肯相信臣妾么?”

    他忽而大喜,道:“有定国公襄助,楚王之乱一定能平。”

    他喜得将我扶起,来回踱步,过了片刻神色又僵了下来:“你的二妹周晗是楚王妃,你父亲真的忍心攻打楚王?”

    事情至此,他还有这么多的犹疑,还有那么多的不信任。我心内腻烦地厉害,几乎都要作呕,只忍着恶心道:“臣妾的母家世受皇恩,还分得清是非黑白。楚王谋逆是大不敬,臣妾的妹妹非但不劝却与之同流合污也一样不值得顾忌。”我顿了顿,抬眼直视他问道,“皇上疑心臣妾父亲,是否也疑心臣妾的哥哥会因为妹妹而倒戈,所以迟迟不肯援兵西北?”

    他连忙摇头,道:“朕自然不会疑心。既然定国公肯相助,朕即刻召重臣入宫,商议战事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皇上慢走,太后这里臣妾会照顾好。”

    他伸手想拍拍我的肩,却终究没有落手,只道:“皇后辛苦。”

    萧琰走后,太后所居的宫室登时冷清下来。我转身看着这个平素精明犀利的女人眉眼里露出了些许疲倦,在眨眼间衰老的像个寻常老妇。

    “太后要保重身体。”郑尚宫轻声开口。

    太后晃了晃神,看着我问道:“你方才说你爹会来,可是认真的么?”

    我拢了拢袖子,道:“父亲会竭力收拢江南各部,重兵压境钳制楚王。但是他未必会来白帝城,毕竟江南和白帝城相距太远。”

    太后嘴角轻轻一扯,似乎是苦笑了一下。这大殿里的时光悄悄流逝,安静地有几分怕人。郑尚宫看了看天色,说天色不早要安置太后小憩,我正欲离开却听到太后唤我。

    “皇后,你再留下陪哀家说说话吧。”太后褪去了以往的强势,轻轻对我说道。

    郑尚宫不安地看了我一眼,道:“太后,是该午睡的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“哀家知道,你先出去吧。”太后吩咐道。

    郑尚宫无法,只得出去。我挪动步子走到太后榻前,问道:“母后想同儿臣说什么?”

    太后把手伸向我,示意我靠的更近。我犹豫一会儿,也伸手握住了太后的手。

    十年了,太后再未拉过我的手。依稀记得我大婚入宫的第二日清早去给太后请安时,太后给我戴上了祖传的镯子,并拉着我的手笑道:“阿暄,真是个好孩子。”

    那日也不过是貌合神离,随着贤妃和我的矛盾日深,随着我愈加了解眼前这个女人,我同她之间除了无尽无休的剑影刀光,再也没有了温情脉脉。

    此刻,她拉住我的手,似乎是真心地问我:“皇后,你舅舅临终之前,可有什么话?”

    我怔了怔,然后道:“舅舅说很想念我母亲,后悔没能再见见我母亲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这个呢?”

    “除了思念我母亲,就是想念我父亲了。舅舅说他们从小就认识,感情极好。可惜后来他到西北暄化驻守,一别近三十年,再未见过我父亲。”

    太后闭目凄然一笑:“是啊,他们感情极好极好。”

    我沉默不语,太后睁开眼睛又问道:“你在认真想想,除了你父母双亲,他可还提过谁么?”

    我转转眼珠,恍如再仔细回想。片刻我说道:“舅舅刚与儿臣相认那会儿,还提过先帝。他说城门口的‘暄化’二字,是先帝当年亲笔所书。先帝过世十余年,可他仍然怀念先帝当年的风采,并且痛惜先帝的两个儿子如今势如水火。”

    太后眼神涣散,喃喃道:“先帝……是暴毙。”

    我轻声:“恰是暴毙,才让舅舅更加沉痛。”

    太后无意识地点点头,又拉住我张开了嘴。然而过了半天,她也没有再说话。

    我心里清楚她到底想问的是什么,看她如今的样子,对守备也并非全然无情。只是生于江南孙府,她肩上背负着家族的重任,内心藏有对父亲的些许幻想,让她无视了守备的一片真心。而当守备的死讯传入她耳中之时,她也抑制不住的为其伤感。

    多么像萧琰!

    宣惠贵妃在世时他未曾多加怜惜,连她的出身背景都一无所知。而当宣惠贵妃去世之后,他又陷入自己脑海中编织出的无限期幻而无力自拔,恍如情根深种。为着这份凭空而来的深切感情,他伤了我,伤了谢之桃,伤了程美人。围绕在他身边那么多的女子,何曾有一个真的能对他从一而终的爱重?

    只是这片所谓的“深情”,说穿了也不过是他们自欺欺人的把戏。在蒙蔽了自己的心之后,他们或许还为自己的多情而感动。想想有多么可笑。